因为自尊心是什么原因,常常使很多孩子很难同意当面直接的批评,而很容易同意间接的批评。间接批评的艺术有以下几类。
借景抒情 以情感人
有如此一个民间传闻:汉武帝的奶妈在皇宫住了几十年,不愿离开皇宫到外面去生活。但汉武帝嫌她啰唆、好管闲事,计划把她迁出宫。奶妈无可奈何地找到汉武帝的贴身红人东方朔,请他帮忙说句话。东方朔安慰她说:“当你向皇上辞行的时候,只须加减看皇上两次,我就有方法了。”这天奶妈叩别汉武帝,热泪盈眶,边走边回头看汉武帝。东方朔乘机大声说:“奶妈,你快走吧!皇上目前已用不着你喂奶了,还担忧什么呢?”汉武帝听了,如雷轰顶,想起自己是吃她的奶长大的,她又没犯什么大错,感到十分内疚,于是收回了成命,留奶妈继续住在宫里。这个传闻看起来是东方朔顺水推舟,让奶妈不要担忧,放心地离去,暗地里却批评汉武帝忘恩负义,但汉武帝却可以欣然同意,这是由于这个批评委婉而含蓄,无损于君王的尊严和体面。
由此及彼、拐弯抹角
这种办法是通过故事、寓言,或者是不点名指责某些人干的某些事,或是通过与之有牵连的人或事来表达批评。有一位小学语言老师,当他发现学生甲跟学生乙在课堂上闲谈时,他并没直接批评学生甲,甚至也没像某些老师那样提问学生甲,而是提问乙或学生乙起来念段课文。学生甲没了谈话的对象,同时也意识到老师的间接批评,自然就专心听课了。还有一位聪明的母亲,当她那上婴幼儿园的儿子做错事而且不认错时,她一直耐心地坐下来讲个故事给儿子听,故事时里总有个孩子或者什么动物做了类似的错事。讲完后,母亲就问儿子:“故事里那个孩子错在哪儿?”儿子根据母亲的引导去批评故事里的孩子。过了一会儿,儿子领悟道:“母亲,刚刚我也做错了事。”运用这种形式传达批评的意思,表明一个道理,既生动形象、通俗易懂,又不使被批评者尴尬,容易被同意。
避实击虚,循序渐近
间接批评的对象除去亲朋好友以外,有时也可以用于应对那些动机不好的的人,使他们深感内疚,不至于在危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。况且,有些坏人十分凶狠,间接批评更符合斗争方案。郑板桥吟诗驱贼的故事就是个非常不错的例子。晚年的郑板桥辞去官职后,“一扇明月,两袖清风”,带了一盆兰花和一条黄狗回乡隐居。一天晚上,天寒月黑,风雨交加,他輾转难眠。这个时候一个小偷溜进了他的屋子,郑板桥略加思索,转身低吟道:“细雨霏霏夜深沉,梁上君子进大家”。小偷临近床边,闻声暗惊。接着,郑板桥又吟道:“腹内诗书存万卷,床头金银无半文。”小偷听得出这是房主暗示自己并不富有,自学羞愧,赶忙转身外出,飞也似地逃走了。
间接批评运用得当,不仅能够防止给被批评者导致精神重压,而且能化消极原因为积极原因,起到勉励有哪些用途。当然,应当指出的是,运用间接批评不可以千篇一律,要看对象,批评的程度也应视具体状况而定。对那些错误紧急、屡教不改的人,则还要运用其他一些必要的方法和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