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的学生完成作业,交给老师,老师借助我们的时间,付出心血批改完了,第二天把作业发下去,学生竟不以为然,我感觉这种做法太可惜了”。衡水故城县某中学习数学教师马建华日前给本报打来电话,觉得当下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需要改正。“我是教数学的,有时三个班的作业,常常要批改到夜里12点,而且我是非常用心地批改,我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和心血,批作业目的是什么?不就是感觉学生平时的学习时间太紧,没时间自己来批改,甚至也不了解对错,我付出心血把问题找出来,节省了学生多少时间。同学们应该依据老师的建议,把问题认真地剖析一下,学习才能抓住重点。”马老师说。
有两类题目,需要引起学生的看重:一类就是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;另一类就是考试或者课外训练中遇见的一些自己不会做的题目。假如钻研一个题目,一直找不着思路,为了提升学习效率,就不要再钻牛角尖了,停下来看看答案和有关的提示,一旦看清楚了,自己再把它独立地做一遍;或者有不会做的题目,就请教同学,人家一点拨,你只须找着思路,就不要让那个同学讲了,回去接着那个思路,进行认真的独立考虑。如此的一种学习,是很有帮助的,通过这个题目的铺垫,学习就会悄悄地上一个台阶。但有的题目,看着很陌生,甚至看答案都看不明白,如此的题目说明你离它的差距太大,应该敢于舍弃。